黃台之瓜,何堪再摘
香港大孖沙李嘉誠在報紙頭版登廣告,內容引述唐代詩句:「黃台之瓜,何堪再摘」。真正意思為何,城中議論紛紛。有人批評李的發言立場曖昧,試圖兩邊討好;更有人指出廣告內容可能暗藏玄機,利用藏頭詩批評政府:因果由國,容港治己,義憤民誠。
李的真正意思為何,相信只有他自己心中才有定論。但我對這件事,倒有這樣的體會:說服(persuade)任何人,都需要一定溝通技巧,更莫講要說服的對象是政權和義憤的人民。特別當你需要勸服的對象正處於憤怒和不理性的情緒狀態,溝通之道,不在於狠狠地直斥其非,反而在於把看法有技巧,甚至隱晦地表達出來。這樣的「出謎語」一般的溝通方式,隱沒(efface)了鮮明的立場,不但叫人「容易入口」,減低聽人說教的抗拒感,更有耐人尋味、吸引注意和引發思考和討論的效果。
若要用一個英文字形容李嘉誠的「黃瓜論」,可以用“intriguing”這個字,中文大概是耐人尋味的、叫人好奇和深思的意思。
The reference to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Li Ka Shing’s speech is intriguing to say the least. 李嘉誠的言論裏引用了古典文學,這引典可說是耐人尋味。
Intriguing的名詞是intrigue。
By making references to classical literature, Lee added an element of intrigue into his speech.
透過引用古典文學,李嘉誠為他的言論添上了一絲耐人尋味的色彩。
以引經據典的方式勸諫聖上,在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極權帝制中十分常用,要知道臣子冒險進諫,可帶來殺身之禍,但為了國家,又不得不冒險為之,所以唯有盡量隱晦的表達立場,顧全皇帝的面子,為他保留個台階。如果大家有看《鐵齒銅牙紀曉嵐》或《如懿傳》等劇集,應該不會覺得陌生。(笑)
✴️ 有興趣看我寫的其他文章,緊記多給Claps,支持我繼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