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練習的作用是?

Tiffany Suen
2 min readDec 21, 2017

--

雖然文學家余光中的生平充滿爭議,更有評論指其詩高於品,但一代文學巨匠的文字造詣超群,少有置疑。

余光中說:「科技是忙出來的,文化是閒出來的。」

很多家長著老師教英文,要針對學校的題型。他們總是擔心,小孩沒有時間給浪費,分數要緊,學習必須對點,常抱有「操練勝於浸淫」的觀念。

但是,語文的本質,終歸是文化,剝離文化的學習和與生活和浸淫的操練,是行不通的。

小時候我的中文比英文好,因喜愛閱讀,母親為我訂閱木棉樹,我偶爾會寫新詩投稿,得知投稿獲刊登,不知多歡喜。有人說,寫詩,學校考試不考。對,學校的確不考寫詩,但我對語文的興趣和欣賞就是這樣慢慢培養出來的了。

小孩漫無目的讀讀寫寫,看似像不務正業,但「漫無目的」,正是浸淫的本質。

正如你要小孩看星球大戰學英語,也不可能叫他略過不看(bypass)沒有對白的劍擊和戰役場面,提高知識濃度,同時換來的是扼殺幻想和投入度。

無意鼓勵二元對立,補充練習確實能針對特定主題,放大每個課題的注意點,有時能充當理解過程中的催化劑。但坊間很多補充練習,連我作為對語文興趣極濃的語文老師都覺得沈悶無比,更可況椅子也坐不穩的小孩呢?

你有沒有認識小朋友因為補充練習而愛上學習呢?補充練習,可以充當學習上的補充劑,但絕不能將補充劑當成學習的主食。利用戲劇也好、書籍也好、音樂也好、交談也好,從生活著手培養對學習的興趣,才能真正贏在終點。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finnieslanguagearts.com on December 21, 2017.

--

--

Tiffany Suen
Tiffany Suen

Written by Tiffany Suen

來自香港的老師Youtuber,喜歡藝術、寫作和做內容;用了四年把我的YT訂閱增加至超過十五萬,在此分享網路創業、內容行銷和學英文心得,imperfectionist,嘗試吃素和天天寫作。在此下載創建個人品牌精華筆記:https://bit.ly/3aFNY7i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