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由0訂閱到50,000訂閱 — 一個香港YouTube創作者的心聲
戳不中觀眾的痛點,觀眾將永遠不理你
我很多影片都是教別人英語的。坦白說,走到現在,但只有少數影片收視好,大多數影片收市也是平平。為什麼呢?我對此雖然沒有肯定的答案,但我有一個大膽以簡單的假設:觀眾沒有時間,也不希望投入許多時間進學習英語,所以他們希望節省時間,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進步。
所以當我告訴他們可以用用一個口訣學懂一個時態,或者掌握一個技巧讓他們的英語極速進步,他們就會瘋狂點擊一段影片。
怎樣斷定什麼影片才能戳中觀眾的痛點?
可以透過觀察和你同一範疇的Youtuber,如果別人有做這樣的影片並且成功了,就意味著市場上對這類的影片有需求。不過,因為每個Youtuber都是獨特的,也沒可能只靠偷師別人,除了觀察別人,終究要靠自己透過大量創作和trial and error,找出觀眾喜愛的是什麼。
Give value = listen + make
有很多人以為在YouTube純創作,做YouTuber,是一份很講創業的工作,也是一份很自由的工作,我可以告訴你,這個想法絕對是錯、錯、錯。
三年多來,我喜歡做的影片,往往是我的觀眾不喜歡看的,我不喜歡做的影片,往往是拿到最高收視的。(也許這是因為我的興趣並不大眾化,觀眾喜歡的,不是我喜歡的。)
有時拍一些影片,我覺得這些影片的內容明明沒有什麼特別,甚至很無聊,但觀眾就是喜歡,收視也節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