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教曉我的事
2 min readJun 24, 2019
我爸爸是中學教師,小時候,看見他下班回家,最常看見他做的,要不就是執起紅筆改簿,要不就是坐在電腦前,打通告,和出卷給學生。
在我眼中,爸爸是個能幹的人,電腦壞了,他會修;他的打字速度,看在年紀小小的我眼內,更是驚為天人地快,我小時已經有渴望進步的爭勝心,看見別人能力比自己高,總會渴望知道原因,所以扁著嘴問他:「爸爸,你打字為什麼那麼快?我不懂像你一樣用十隻手指打字,我只懂用兩隻手指,比起你,我的打字速度那樣懸殊,為什麼?」
爸爸的答案很有趣,他沒有跟我說:「因為我能力比你高呀!」或者「因為我是大人,我能力當然比你高!」
反而爸爸這樣回應:「你今天覺得爸爸打字很快,是因為你沒有我的練習機會,但是你長大後,打字會比我更快,一定能做到青出於藍!記住:爸爸打字快,只是因為熟能生巧,不是因為爸爸能力比你高,也不是因為爸爸叻。」
長大後,我才發現,爸爸說話的智慧。擁有 fixed mindset 的人,會覺得先天能力決定學習效能,人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能力低下,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能力高;相信 growth mindset 的人,卻相信後天練習才是斷定能力的關鍵因素,認為失敗不是負面的事情,而是挑戰和成長的機會。
爸爸,已經將 growth mindset 植根在我腦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