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出地道英語
英語,寫成怎樣為之好?有人說,寫得簡潔就是好;有人說,寫得有條理就是好;有人說,詞藻華麗豐富就是好。
依我看,對於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來說,改善文字的「地道性」(authenticity) 最為困難,也是寫好英語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很多同學喜歡使用「自家創作」的語句(expressions)寫英文,例如要講「演技」,寫英文就翻譯作“Acting skills”表達;例如要講「有些人完全沒有環保意識。」,就翻譯作 “Some people have zer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wareness.”
語言的社會功能是溝通,所以語言的本質可以說是一套符號(a body of symbols),這些符號的功能,就是代表一些相對固定的意思。符號和意思之間的關係,不可以輕易改變,改變需要社會共識。而語言發展,就是來自社會共識的改變。
如何寫更地道的英語?同學應謹記,寫作的第一步並非寫作,甚至並非構思(brainstorm),而是取材(gathering of materials);道理就如同煮食的第一步就是購買食材一樣。這裏所說的取材和取材這個字的傳統意思有所出入。一般人說取材,意思是選取生活中值得紀錄的事和感受記下,作為寫作的材料。這裏所講的取材,是指透過觀察,收集第一語言用家常用的語句(expressions),準確理解它們代表的意思和出現的語境(context),然後寫作時,才能根據自己要表達的意思,選取適當的語句表達。
如果忽略了「取材」這個步驟,寫作時才按所謂的邏輯,按自己推測/喜好的方式把文字拼湊起來,意思和語句不合常規,這樣的錯配就會造成理解困難。
「按自己推測/喜好的方式把文字拼湊起來」聽起來有點抽象,是什麼意思?我舉一個簡單例子說明。雖然廣東話是我的母語,但小時候沒有人教過我怎樣用廣東話表達「壞人」的意思,所以我不懂用「衰人」這個字;但我知道「佬」是男人/男生的意思;「衰」是壞的意思,基於無知,我拼湊出自己自家創作的童語,把我討厭的男生稱呼為「衰佬」。我爸媽聽到時,當然哭笑不得,因為「衰佬」往往是老婆對老公的戲稱。可見把字用自己的方式拼湊起來使用,而並非採納其他語言用家的固有用法,可以做成巨大誤會呢!
舉幾個例子說明,對照地道和和非地道英語。
如果我們稱讚一個人演技很好;我們在中文會說他「演技很好」,但英文裡更地道的表達方式是:“He’s a superb actor.”
如果我們要說一個人沒有環保意識,英文可以講:“Some people have a very low level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因為「沒有」理應是誇張說法。)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finnieslanguagearts.com on December 6,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