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曾以30元時薪教英文
2009年,十年前,我還是A-Levels考生,因為覺得母校提供的口語練習機會不足,所以就去了位於油麻地一所夜校兼補習學校報名上課,爭取機會練習英文口語。
考完A-levels後,我覺得暑假悠悠長,是學習的好機會,就冒昧向補習社老闆提出請求,可否讓我在補習社當暑期工,幫忙處理教務。
補習社老闆也許覺得我英文不錯吧,給了我很多機會,還讓我指導一班準備重考英文會考的大人學習英語。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這些大人同學們練習小組討論和個人短講;示範怎樣流暢而自然地做個人短講;指出他們誤讀了哪一個字,怎樣才能讀對;內容要講些什麼。
我當年19歲,比起讀夜校的大人同學們,相信還算是個小妹妹吧。難得的是,大人同學沒有嫌我年紀輕,沒有資格教他們。相反,我遇到的大部分大人同學都非常謙虛好學,常常放學乘車回家時也會和我談很多與學英文有關的話題。見他們有心學,我也教得起勁,還為了教學特地開了一個blog,在blog上分享一些小小的教學心得和筆記。
我還記得,2009年時,還未有最低工資,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年我收$30時薪,每天工作多久我已經忘了,我只記得我做得熱血,每天吃飯時間只會去附近吉野家或Burger King買點吃的,吃十五分鐘,就回去補習社幹活。自己沒堂上的時候,就拿補習社堆滿在書架上的參考書看,或觀察補習社老闆的教學方法。
這樣的生活辛苦嗎?或許,但說來奇怪,我只覺得甘之若飴,雖然我每天袋走的錢不多,但學回來的,觀摩回來的,都是屬於我自己的;今天,hopefully,也是屬於我學生的。
也正正因為錢賺得不多,我更覺得,知識,一定要賺個夠本,才對得住自己在這裏花過的青春。
如果只看工作得來的金錢回報,生活無疑會是很苦的。十年前如是;甚至我敢說,今天也如是。但如果工作不只為了錢,更不只為服務其他人,更是為了不斷精進自己在某領域的造詣,every effort is an investment in yourself; every effort has a pur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