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克服拖延的四個秘訣
你也是拖延症患者嗎?成功人士覺得克服拖延太basic了,拖延的人真遜,但現實裡,有許多人不是沒有自己想要做的事,而是每天提不起勁來努力。怎辦?
Clarity comes before motivation (目標清晰比動力更重要)
目標清晰比起找到做事的動力更重要,如果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裏,還未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就盲目地吸收激勵性的信息,也是做不到每天高效工作的境界。
所謂清晰,不一定是知道自己一年內想去到哪裏,想完成什麼,不一定有一個time frame的意識,而是起碼要知道自己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例如我希望…
- 拍攝自己的電子課程,賺取到一定程度的被動收入,
- 我希望有一天踏上舞台向觀眾講自己的Ted Talk,
- 我希望盡快寫好一本書,
- 我希望幫助更多朋友我好英文,放眼世界,
- 我希望幫我的觀眾不知學好語文,還能學好溝通,
- 我希望幫助更多朋友在創業路途上,可以簡易地製作內容,和別人介紹自己的產品。
我不知道要達到這些目標,我要花久時間才能完成。如果我要想出一個確切的時間表,恐怕壓力會很大,在瞬息萬變的現今社會,有時甚至要估計自己需要多少時間達到目標更是近乎沒可能。所以我通常不會想究竟要多少時間才能完成這些目標,我只會盡力。
反省自己什麼時候容易犯禁,並預早避免拖延陷阱
我知道自己早上起來,有個壞習慣,就是常常想檢查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的數據,但其實這樣的習慣並不健康,也對我早上起來清晰認知當天的目標沒有幫助。
有鑑於此,我在睡覺之前,提早跟自己約法三章,不讓自己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看電話上的數據,反而做的是很簡單,喝水、開燈、冥想,等等。
例如我知道自己拍攝完畢後,總喜歡坐在沙發上拖延,回家後也總喜歡坐在沙發上不用腦地上網看資訊。
因為反省,我知道這些是我很大機會會陷入拖延陷阱的時間。
所以我也會預先和自己約法三章,告訴自己拍攝後立即去洗澡,立即去倒垃圾,或者立即去散步等等,有這些較有建設性的活動代替了不用腦地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