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依家有智能電話,點解年輕人都係學唔好英文?

Medium改版後第一次寫作,還是因為看見「一蟹不如一蟹」的理論感到不忿。

Tiffany Suen
3 min readDec 2, 2020

「真係唔明,依家啲年輕人究竟有咩藉口學唔好英文,我地以前都冇咁多資源,淨係睇到明珠台,冇Youtube冇Facebook咩都冇,都係咁學,依家啲人咁多資源,有咩理由學唔好?」

其實就係因為多資源,所以唔知邊度入手,拖下拖下就索性唔學。

唔好resort to「一蟹不如一蟹」simplistic 理論,呢啲係lazy thinking黎嘅。

年輕人學不好英文呢,並不一定是年輕人的問題。

為什麼有智能電話,上網聽到發音,IPA也不用懂得看,教育民主化,但現代人英文卻不比古代人好?

其實背後道理不是太難明。

人類總是傾向做容易做的事,正如你在超級市場,也會買最當眼的東西。

一部智能電話,有一萬個功能,可以讓你上網,可以讓你聽podcast,寫作,可以讓你學習。

面對一萬個功能,人就迷茫了,迷茫的時候,人就會做最就手的事。

所以,我們才傾向於Mindlessly browsing,學習相對於碌Facebook、IG,是比較難做的事。

有了電話這部萬能機器在手,你就會傾向mindlessly browse,而不是善用電話,逼你的腦袋做苦力,工作和學習。

道理如同什麼?

如果你在家工作,而你家中沒有書房,讓你把讀書和睡覺分隔,你要不傾向懶散休息,要不傾向變成工作狂。

為什麼會這樣?背後原因很簡單:

環境對人的行為的影響極為深遠,身在書房,我們會工作;身在客廳睡房,我們會休息,身在一間萬能的房,我們會做什麼?我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手拿著智能電話,若你對你自己腦部運作方式不清楚,這部萬能機器可能令你更分心,而不是更努力學習。

所以關鍵並不是有沒有智能電話,而是你能不能做到「你用電話,不是電話用你」。

我作為99.99%工作都要用智能電話和電腦做的人,我早有了「電腦是雙刃刀(double edged sword)」的覺悟。

我若要專心工作,如果我當刻專注力不佳,我知道必須關掉手機,或者鏟app,逼自己專心,最少也熄掉所有notifications。

智能電話和社交媒體看似方便,若你不懂善用,卻可以奇毒無比,拿走你的意志力,變成別人manipulate你的工具。

一句到尾:學好英文,和培養任何好習慣一樣,由改變環境做起吧。

--

--

Tiffany Suen
Tiffany Suen

Written by Tiffany Suen

來自香港的老師Youtuber,喜歡藝術、寫作和做內容;用了四年把我的YT訂閱增加至超過十五萬,在此分享網路創業、內容行銷和學英文心得,imperfectionist,嘗試吃素和天天寫作。在此下載創建個人品牌精華筆記:https://bit.ly/3aFNY7i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