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每個How Are You為開展溝通的契機

Tiffany Suen
2 min readDec 14, 2018

--

當學生來到我的課室上課,我慣例會問他們一句:「你好嗎?」大部分學生都會回答我說:「Okay / 很好。」

然後我就會回話問:」怎樣好?為什麼好?」

我想有些學生大抵很討厭我這樣問吧,特別是一些小朋友,或許他們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有些同學慣性會回答我說:「我不知道。」

然後我會著學生不要立刻回答不知道,叫他們想想,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過得好?怎樣好法?

通常思考一會之後,學生就會有答案,例如說:「我今天當選了班長。」(後續對話,例如為什麼當選班長令你快樂等等不贅。)

我們說話、溝通,有一個境界,是你說什麼話也好,你說的不是一句話,而是presenting a narrative(敘述/故事體),telling a story,有鋪展,有起承轉合。

如果有一種心態,每一期開口說話也是對邏輯思維、文字組織能力和自我了解的一種鍛鍊。若果你習慣了這樣的說話方式,當別人問你一個open-ended questions(開放式問題),你斷不會就答一句okay,而是能夠有節有理的闡述自己的理據。

香港教育的一大部分時間都在鍛鍊學生work out一個客觀上有對錯的答案,卻不鼓勵小孩了解自己,有self-awareness(自我了解),了解什麼讓自己快樂,建立出對理想的生活的看法,這種扭曲和令人窒息的環境,是對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能力非常不利的。

我記得小時候,我生活裡最關鍵的學習活動之一不是做補充,而是開口和大家分享一天下來的喜與悲,每天都在做講故事練習, 每天都在增進對自己的了解,每天都在進行情感教育,作文還會作得差嗎?

其實每次別人問你「how are you?」,都可以是開展溝通的契機,不要安於只答一句okay,把每一次視為一個講故事和了解他人的練習吧!

--

--

Tiffany Suen
Tiffany Suen

Written by Tiffany Suen

來自香港的老師Youtuber,喜歡藝術、寫作和做內容;用了四年把我的YT訂閱增加至超過十五萬,在此分享網路創業、內容行銷和學英文心得,imperfectionist,嘗試吃素和天天寫作。在此下載創建個人品牌精華筆記:https://bit.ly/3aFNY7i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