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論說文要拿高分,就要做個小小哲學家,凡事思考,凡事詰問

Tiffany Suen
4 min readApr 24, 2019

--

你認同「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個道理嗎?

我常常拿這條經典題目來作為例子,和我的學生說明一點:大家要語文考試裡面拿高分,必須想深一層,避免陳腔濫調。

考過A-Level的同學必然經歷過,中國語文及文化科的說話一卷裡,題目慣於拋出一個人生大道理,叫考生評核(evaluate)這句話準確與否。

作為眾多考生之一,我明白我不應腦中想到什麼,就隨口說什麼,反而應該在為應試預備時,細細思考和觀察,其他考生的思考模式是怎樣的,避免犯人云亦云之誤,大部份其他的考生面對這條問題,很可能會採用這樣的論調:「失敗乃成功之母是真理,你看,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也是嘗試了千千萬萬次後才發明了電燈泡。我們面對失敗時可能會灰心喪氣,但只要我們記得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們就能重振旗鼓,繼續向標桿直跑。」

但這樣的論點會流於膚淺,為什麼呢?

很多考生都有一個時候盲點:一句說話要不就是對的,要不就是錯的,試問世間裡的道理,哪有如此非黑即白的呢?如果每個考生都採用這個論調,考試怎能辨別出能力高的考試和能力低的考試?

我姑且示範一下,一個較好答案應該是怎樣的:

失敗乃成功之母,因是老生常談,很多人的本能反應覺得,這句話必然是對的。他們會舉出的例子 — 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 — 說他嘗試了千千萬萬遍後才發明電燈泡,足以證明失敗乃成功之母,這道理絕對沒有錯。

但事實上,想深一層,愛迪生能否代表大多數人呢?愛迪生的例子是否有普遍性呢?如果愛迪生和凡人沒有兩樣,我們就不會記着他,他也不會名垂千古了。

可見,能夠利用先前的失敗經歷作為養份,有如同愛迪生一般的屢敗屢戰精神的成功人士,其實是少數。愛迪生的例子之所以有啟發性,是因為大多數人都停留在失敗的階段,因為看到失敗乃失敗之母而灰心喪氣,而放棄追求成功。

事實上,正如以上所說,愛迪生是經歷了千千萬萬次失敗才達至成功的,可見其實失敗乃失敗之母反而是更常見的情況,失敗之所以是成功之母,是因為一個失敗生出了無數失敗,這些無數次的失敗教曉了我們如何才能達至成功;也是因為失敗落在一個有素質的人身上,這個人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才能鍥而不捨的繼續努力,待到成功之時。由此可見,失敗乃成功之母並非不實,而是對事實的一種簡化的表達,一個更準確的表達或許是:無數個失敗落在有毅力的人身上,才生出了成功。也可見,失敗不只是成功之母,失敗更是無數個失敗之母。

其實還有很多其他論點可以探討,例如可以從「勝不驕敗不餒」一句說話推論出,很多人都會因為嚐過成功而得意忘形和驕傲,放下了行事應有的謹慎和深思熟慮,反而落得失敗的下場,從這個角度看,說對於沒有智慧的人來說,說成功乃失敗之母也不為過呢!

寫作和說話也好,不要滿足於腦中出現什麼就說什麼,反而應該把你想寫和想說的話預先寫出來、說出來,在用一個outsider’s perspective反覆琢磨,看看你說的話是否站得住腳,是否有足夠深度啟發別人的思考。First thoughts are never the best. They might not even be goo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second thoughts, and even more to your third. Expect to find wisdom where no one else is looking.

--

--

Tiffany Suen

來自香港的老師Youtuber,喜歡藝術、寫作和做內容;用了四年把我的YT訂閱增加至超過十五萬,在此分享網路創業、內容行銷和學英文心得,imperfectionist,嘗試吃素和天天寫作。在此下載創建個人品牌精華筆記:https://bit.ly/3aFNY7i